以太网(Ethernet)早来源于Xerox公司于1973年建造的网络系统,是一种总线式局域网,以基带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采用CSMA/CD协议。Xerox公司建造的以太网非常成功,1980年Xerox、DEC和Intel公司联合起草了以太网标准。1985年,IEEE802会吸收以太网为IEEE802.3标准,并对其进行了修改,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以太网标准和IEEE802.3标准的主要区别是以太网标准只描述了使用50欧同轴电缆、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总线局域网,而且以太网标准包括ISO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全部内容;而IEEE802.3标准描述了运行在各种介质上的、数据传输率从1Mbps~10Mbps的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这也是工业以太网应用的协议基础。正维通信紧随智能电网实际需求,提供智能电网工业以太网应用解决方案。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
因此,针对以太网排队延迟的不确定性,通过采用适当的流量控制、交换技术、全双工通信技术、信息优先级等来提高实时性,并改进了容错技术、系统设计技术以及冗余结构,以太网完全能用于工业控制网络。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外各大工控公司纷纷在其控制系统中采用以太网,推出了基于以太网的DCS、PLC、数据采集器,以及基于工业以太网应用的现场仪表、显示仪表等产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工业通信和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以太网和TCP/IP协议作为主要的通信接口和手段,向网络化、标准化、开放性方向发展将是各种控制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工业以太网应用作为目前应用广、成长快的局域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同时,基于IP的全程一体化寻址,为工业生产提供的标准、共享、高速的信息化通道解决方案,也必将对控制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江西导轨工业以太网应用厂家智慧化与无人化是钢铁工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区域,正维通信为智慧钢厂提供工业以太网应用方案。
工业以太网的要点 布线问题 和所有网络一样,电缆的优劣直接影响工业以太网的优劣。而且除了高电磁干扰(EMI),工业环境中还经常有某种等级的温度、粉尘、湿度以及其他在家庭和办公环境中不常见的影响因素。 所以,如何选择电缆?在办公室内,商业等级的电缆,例如5类电缆,比较适合于10MB的网络,而5e类电缆适合于100MB网络。根据ANSI/TIA-1005标准所述,6类电缆或者更好的电缆可以用于工业环境中的主机或者设备连接。6类电缆能够在100米的范围内实现1GB网络,55米范围内实现10GB网络。6e类电缆可以在100米范围内实现10GB网络。
在10Mbps以太网上的实验表明,RTCC有令人满意的确定性。第三种改进实时性的方法是流量平衡,即在UDP或TCP/IP与Ethernet MAC之间加一个流量平衡器。作为它们之间的接口,它被安装在每一个网络节点上。在本地节点,它给予实时数据包以优先权来消除实时信息与非实时信息的竞争,同时平衡非实时信息,以减少与其他节点实时信息之间的。为了保证非实时信息的吞吐量,流量平衡器还能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调整数据流产生率。这种方法不需要对现有的标准Ethernet MAC协议和TCP或UDP/IP作任何改动,保证工业以太网应用的稳定性。正维通信在能耗管控领域提供多个工业以太网应用解决方案。
传统的以太网是一种商用网络,要应用到工业控制中还存在工业可靠性问题。以太网是以办公自动化为目标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工业现场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如超高或较低的工作温度,大电机或其他大功率设备产生的影响信道传输特性的强电磁噪声等。以太网如在车间底层应用,必须要解决可靠性的问题。以太网不提供电源,必须有额外的供电电缆,工业现场控制网络不只是能传输通信信息,而且要能够为现场设备传输工作供给电源。这主要是从线缆铺设和维护方便考虑,同时总线供电还能减少线缆,降低布线成本。这也是工业以太网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正维通信环网交换机构建的工业以太网应用于发电站集散控制系统。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
工业以太网应用使用光纤传输可以传输更远。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
EtherNet/IP网络采用以太网通信芯片、物理介质和星型拓扑结构,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各设备间的点对点链接,能同时支持10Mbs和100Mbps传输速率(差别在于以太网标准和配线)。能够实现10ms左右的软实时性能,结合CIP sync和CIP Motion两种CIP派生协议,以及分布式时钟方法(精确节点同步)可使其达到极低的循环周期和抖动,以应用于伺服电机的驱动与控制(调研:大响应时间应低于1ms)。EtherNet/IP可以用在一些可容许偶尔出现少量非决定性的自动化网络(即存在数据碰撞而引起的延时),一般应用于一些流程工业以太网应用领域,其实时性等级一般在5ms-100ms。陕西小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
文章来源地址: http://txcp.spyljgsb.chanpin818.com/csjhsb/wljhj/deta_10911689.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